近年来,黄河科技学院贯彻“知行合一”的法治教育理念,立足工作实际,不断深化大学生法治教育内涵,把培养守法公民和专业人才相结合,构筑大学生法治教育立体防线,提升大学生法治教育成效。
一、“知”字为基,深化法治教育内容
学校着重从教育内容、学习平台、专业竞赛这三个方面,全方位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引领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将法治教育融入主题班会。在日常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校始终将法治教育内容融入日常,在关键时间节点上进行普法教育。在入学教育过程中学校将校纪校规教育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增强纪律意识;在校学习期间学校坚持每月召开1次法治教育类主题班会,将反间谍法、国家安全法、反电信诈骗法等内容融入其中,引导学生知法懂法,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毕业离校前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毕业班会中,引导学生在工作岗位中遵纪守法,增强学生的法治公民身份意识。在各类主题班会中,辅导员创新教育方法,丰富教育内容,将案例教学和讨论教学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法治教育的关注度和思考深度。
打造学生理论学习平台。学校依托第二课堂活动为广大学生搭建了理论学习的平台,成立了法律服务协会社团、马研班(暨青马班),打造了“青年理论+”辅导员工作品牌。法律服务协会致力于全校学生的普法教育,集合了全校有法律服务意愿的学生,自觉强化个人的法治理论知识。“青年理论+”辅导员工作品牌将法治理论的学习与青年成长相结合,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以赛促学深化教育成效。学校经常性开展宪法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比赛活动,以此来深化法治教育效果,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知法、懂法、用法的学习热情。
二、“行”字为要,强化实践锻炼成效
学校通过社团活动、二课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三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社团活动丰富法治实践内容。学校依托法律服务协会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各类法治教育活动。每年开展的法治教育活动达20余场。
二课活动培养法治实践能力。学校青马班暨马研班每年举办法治教育类实践活动5场。今年举办的第一期“圆桌派”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和探讨的平台。在“圆桌派”活动中,学生们围绕当前国际国内的热点安全问题展开讨论,对主题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三下乡实践增强法治宣传能力。学校在“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将法治宣传作为重要内容,为乡村地区带去法治的春风,同时锻炼学生的法治宣传能力。学校连续多年组建的“反邪教”宣传小分队、法润心田团队深入乡村进行普法宣传;组建的“红光致远寻访团”将法治教育与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开展田野调研并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等法律知识的普及,该团队曾获评省级三下乡团队。
三、“合一”为本,营造法治文化氛围
学校通过队伍建设、活动开展、线上宣传三个方面,全方位打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加强育人队伍素养提升。学校依托法学专业的优势不断加强全体教师的法治素养,学校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指标,以此促进教师知法、守法、讲法,并利用每年法治宣传周、宪法宣传月等活动契机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法治教育,提升全体教师的法治素养;学校三分之一的辅导员兼职担任思政课教师,自觉充实党的创新理论;在日常辅导员培训中学校将法治教育融入培训计划中,邀请法学专家开展专题培训,深入剖析新形势下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的法治要点,帮助辅导员用法治思维应对日常学生工作。
举办丰富的主题文化活动。学校举办了一系列以法治教育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以文化人培育学生的法治思想。学校举办书法绘画展、主题微视频大赛等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原来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流淌在笔墨间的文明密码”。
优化线上媒体平台宣传。学校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开设法治宣传教育专栏,广泛宣传国家安全知识。在专栏内容的策划上,注重多样性和实用性。定期发布国家安全法律法规解读、典型案例分析、安全防范小常识等内容。同时,学校还会发布一些互动性内容,如开展国家安全知识线上问答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这些方式,吸引了大量学生关注法治宣传教育专栏,使国家安全知识在校园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来源:黄河科技学院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珠江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jiayidesign.cn/6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