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龚曙光先生最新散文集《寓言之岁》由深圳出版社付梓问世。这部凝结着多重生命体验的文集,如同一枚棱镜,折射出时代光谱与个体生命斑斓。
龚曙光先生曾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个人”“韬奋奖”等荣誉,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等刊物发表文学作品逾百万字,出版管理学、文学论着多种,曾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日子疯长》《满世界》《样范》,担纲大型地方史诗剧《天宠湖南》总策划、总编剧。
曾执掌传媒集团的出版家,此刻卸下所有社会身份,以最本真的文字回归写作。从《凤凰的样子》到《愚咖咖的流水账》,以二十余篇文字构筑起一座记忆的迷宫——出版人的睿智洞见与祖父的温情凝视在此相遇,评论家的犀利笔锋与亲历者的细腻感触在此交融。
这是一部关于“抵抗遗忘”的散文集,日记体的生死哲思、对“霍金十问”的回应、对《天宠湖南》创作的回溯,在快速更迭的时代里,澧水河畔的晨雾依然浸润着这些文字,龚曙光试图以“倔强霸蛮”的笔触锚定那些易逝的瞬间。正如他所言:“如果历史是堵坚硬的石墙,我则像一个倔强霸蛮的少年,狠劲地在墙上抓出了几道指痕。”这些指痕,既是私人记忆的存档,亦是一代人的精神世界的共相。
这部历时五百余天精心打磨的作品,笔触既冷静如时代旁观者,又炽热如记忆亲历者,《猫与尼姑》中徘徊在佛俗之间的吴娭毑,《一个人的桃花源》里执着于理想云舍的老汤,这些在时代洪流冲刷下微小却倔强的生命光斑,在他笔下获得了永恒的文学驻留。
《寓言之岁》已经超越了普通散文集的范畴,它的出版本身亦是一场文学坚守的隐喻。历经五百余天的打磨,编辑的十五万字手记、设计师对细节的苛求,恰如书中那些未被时代驯服的人物。它是出版家案头的思想札记,是游子行囊里的故乡地图,更是时代观察者的理性档案。
这部作品最动人的力量在于,龚曙光并未试图概括整个时代,而是捕捉那些被忽略的微光。当文字穿过记忆的迷雾,当无数个体的光斑汇聚,时代的真相反而愈发清晰。这或许正是《寓言之岁》的深意:在历史的暗房里,唯有那些未曾消逝的体温与刻痕,才能最终显影时代的底片。
潇湘晨报记者刘建勇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珠江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jiayidesign.cn/5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