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董芳芳
饭还没吃上,好评就先喂嘴里了。
4月16日,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则情况通报,4月15日,有人在视频平台反映其在三亚林某记海南风味餐厅就餐时,店内服务态度差,购买的团餐菜品疑似提前做好,须给五星好评才可以就餐等问题,引发网民关注。接到举报后,目前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联合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展开调查。
在外吃饭,多多少少都能遇见餐前餐后要好评的商家,如果嫌麻烦拒绝,他们甚至不需要你自己动手,服务员可以直接拿着你的手机“自吹自擂”。有时候甚至直接利用顾客的怜悯之心——如果不好评,服务员就会告诉你他们的工资与好评挂钩。不管真假,谁还忍心为难一个打工人呢?
而且现在商家也洞察了消费者爱占小便宜的心思,不是送杯茶饮就是送个甜点小吃,“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以各种五星好评即送的小招式为自己店面积累好评。于是乎有些餐厅明明口味一般,却以畸形手段硬是挤进了好评榜里。
餐厅以如此多的花样明目张胆要好评,一方面在于好评直接影响店铺在大众点评、美团等平台推荐榜上的名次,商家为了提高自己的曝光率和流量,增加“社会认同效应”。一方面也暴露了各种平台在顾客评价规则上的漏洞。
比如有些平台的评价机制,就算没有顾客消费证明,顾客也仍旧能对一个餐厅进行评价。商家甚至能通过灰色手段,绕过平台实名制,直接通过第三方虚假账号发布好评。
对平台而言,真实生动的评价是活下去的本钱。如何能限制此类“注水”好评泛滥?现在各种平台都引入了AI人工智能技术,评价是否也可借助AI的力量,与人工审核搭伙,共同识别并剔除虚假评价、注水评价?
同时,平台应对诱导顾客好评的商家进行一定处罚,比如降低曝光量、限制评价等,建立奖惩机制。对顾客也不能一味宠着,对那种全是好评或者全是差评的顾客打上低质量标签,评价不推荐、不真实等等,从各个角度降低“注水”评价。
不过这不单是平台的锅。虽然说我们不能苛责消费者吃一顿饭必须秉持公正,在评价时不为小吃茶饮“折腰”,但出门在外谁还不去爆火餐厅搓几顿。一溜水的好评太具有迷惑性,万一哪天踩雷那真是有苦说不出,花钱又折磨自己的胃。
为了自己,也为了净化一下这好评的歪风,我们理应遵循“饕客helps饕客”,自觉“签署”在外互帮互助友好条例。助力美味餐厅,也是给踏实诚信的商家一个机会。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珠江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jiayidesign.cn/5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