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4月16日,美国股市遭遇年内最严重抛售潮。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针对关税政策及货币政策前景的强硬表态引发市场恐慌,三大股指全线暴跌,半导体、科技板块领跌,投资者避险情绪急剧升温。
指数表现惨淡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盘重挫近700点,跌幅达1.7%,创2023年9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标普500指数下跌2.2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暴跌3.07%,科技股权重较高的纳指连续三日下挫,年内累计跌幅扩大至15%。市场恐慌指数VIX飙升逾24%,显示投资者对后续风险的担忧。
科技与半导体板块成重灾区
半导体股集体跳水,费城半导体指数单日暴跌4.1%,年初至今累计跌幅超22.5%。英伟达盘中最大跌幅超过10%,收盘跌6.87%;AMD、阿斯麦跌幅均超7%,台积电美股ADR下跌4.5%。大型科技股亦未能幸免,苹果、微软、亚马逊等巨头跌幅均超2%,Meta、特斯拉等热门股跌逾3%。
鲍威尔警告加剧市场动荡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当日讲话中明确表示,当前政策重心仍是抑制通胀,不会因股市波动而贸然降息。他特别指出,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可能推高进口成本,加剧企业盈利压力,并称美联储不会充当市场的救世主。此番言论直接击碎了投资者对短期宽松政策的期待,导致抛售潮在尾盘加速。
多重利空叠加冲击市场
除美联储立场外,美国商务部同日宣布进一步限制对华芯片出口,导致英伟达等企业面临供应链调整压力。此外,国际油价反弹至每桶90美元上方,能源成本上升预期进一步打压市场情绪。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市场同时面临货币政策紧缩、地缘政治风险及企业盈利放缓三重压力,短期内难现反转。
历史对比与市场脆弱性
此次暴跌与2022年美联储加息周期中的市场反应相似,但当前美股估值水平更高,且企业债务规模创历史新高,流动性紧缩的潜在冲击更大。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市盈率仍高于过去十年均值,而美债收益率攀升至4.4%以上,加剧了股票资产的吸引力下降。
全球市场连锁反应
亚太市场早盘跟跌,日经225指数期货下跌2%,港股恒生指数开盘跌逾1%,科技板块承压。欧洲央行同日表态暂缓降息,全球主要央行政策同步趋紧,加剧资金回流美元资产,新兴市场货币普遍走弱。
机构与投资者策略调整
多家对冲基金透露已增持现金和黄金避险,部分机构开始布局公用事业、必需消费品等防御性板块。与此同时,超百家美股上市公司宣布启动股票回购计划,试图稳定股价,但市场对此反应冷淡。
后市展望与关键节点
市场焦点转向下周公布的美国一季度GDP数据及4月PCE通胀指标。若数据强化滞胀担忧,美股或进一步下探。芝商所利率期货显示,交易员对美联储6月降息的预期概率降至30%以下,较一周前腰斩。
总结:政策与市场的博弈持续
此次暴跌再次凸显美联储政策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决定性影响。尽管部分分析师认为短期超卖可能引发技术性反弹,但在通胀黏性、政策不确定性和企业盈利下滑的背景下,美股中期调整压力仍未解除。投资者需警惕波动加剧风险,审慎调整资产配置。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珠江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jiayidesign.cn/5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