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与韩红的关系不和睦20年,其母亲的两个遗愿首曝出,令人慨叹

最近娱乐圈传来一则让人唏嘘的消息,著名歌手韩红的母亲雍西老人去世了,享年78岁。说起雍西这个名字,可能年轻一代不太熟悉,但提到《北京的金山上》这首歌,老一辈人肯定都耳熟能详——当年正是雍西的演唱让这首西藏民谣红遍大江南北,她也因此成为备受尊敬的歌唱家。如今老人离世,最让人感慨的不仅是她传奇的人生,还有她和女儿韩红之间复杂又深厚的母女情。

母亲与韩红的关系不和睦20年,其母亲的两个遗愿首曝出,令人慨叹

雍西1946年出生在西藏昌都的一个农民家庭,搁在旧时代,她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大山。好在解放军进藏后,废除了农奴制,还办起扫盲班,让这个目不识丁的藏族姑娘第一次拿起了书本。18岁那年,她因为嗓子好、爱跳舞,被推荐到西藏歌舞团,从此改变了命运。

1964年,雍西迎来了人生高光时刻:她带着《北京的金山上》进京演出,不仅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接见,还被送到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深造。一个曾经在田地里劳作的农家女,愣是靠着一副好嗓子和新时代的机遇,成了国家级歌手。那时候的她,穿着藏袍在舞台上唱歌,眼里全是对未来的憧憬,谁能想到后来的人生会有那么多波折呢?

事业顺风顺水的雍西,婚姻却不太顺利。第一任丈夫韩德江是军人,两人1968年结婚,1971年生下女儿韩红。可惜在韩红6岁时,父亲因病去世,雍西忙着工作,只能在韩红9岁时把她送到北京奶奶身边。那时候的韩红,拖着个小行李箱,揣着几盒饼干就独自坐火车去了北京,从此和母亲开始了漫长的分离。

后来雍西改嫁成都的周教授,可韩红对这个继父始终亲近不起来,母女俩因为家庭矛盾闹得很僵。直到韩红在乐坛崭露头角,两人才慢慢和解。说起来,韩红简直是母亲的“复制粘贴”:从小就显露出音乐天赋,6岁在军队演出,16岁入伍,后来靠自己创作的《喜马拉雅》拿下央视大奖,一步步成为华语乐坛的“大姐大”。但事业上的成功,始终弥补不了亲情的空缺——别人家母女能常常见面,她们却因为早年的分离,连相处都带着几分拘谨。

雍西去世前,留下两个心愿:

母亲与韩红的关系不和睦20年,其母亲的两个遗愿首曝出,令人慨叹

一是葬礼从简,二是希望女儿能找个好归宿。说到这儿,很多人都纳闷:韩红条件这么好,为啥一直单身呢?其实她年轻时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爱,对象是同为音乐人的李延亮,两人在军队相识,志同道合,可惜最后还是分手了。韩红还为此写了《擦肩而过》,歌词里全是遗憾。

不过后来她常说,单身不是因为放不下过去,而是觉得人生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从2000年开始,韩红就投身慈善,汶川地震、河南暴雨……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她带着团队救灾的身影。这些年她收养了280多个孤儿,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公益上,用她的话说:“我有很多孩子,不孤单。”但母亲终究是母亲,雍西临终前还念叨:“红啊,妈走了,谁陪你说说话呢?”

母亲与韩红的关系不和睦20年,其母亲的两个遗愿首曝出,令人慨叹

这事在网上传开后,网友们的评论特别感人。有人说:“雍西奶奶从农奴制下的小姑娘到歌唱家,这一辈子太不容易了,她的人生就是一部奋斗史。”还有人替韩红解释:“她把对母亲的爱都给了公益,单身不代表不幸福。”当然也有心疼的声音:“再强的人也需要家人,希望韩红老师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

作为旁观者,看着韩红和雍西的故事,突然觉得亲情有时候像一条河,上游和下游的水流方向不同,但源头都是爱。雍西当年把女儿送走,是无奈也是心酸;韩红选择单身,是倔强也是担当。她们或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亲密母女”,但彼此的牵挂从来没断过——雍西肯定为女儿的成就骄傲,韩红也一定记得母亲教她唱的第一首藏族民歌。

母亲与韩红的关系不和睦20年,其母亲的两个遗愿首曝出,令人慨叹

现在雍西走了,韩红又成了没有父母的孩子。但就像她在公益里说的:“帮助别人,就是最好的纪念。”或许对她来说,母亲留下的不仅是遗传的好嗓子,更是那份从苦难里开出花来的勇气。人生路上,有人选择成家立业,有人选择四海为家,只要心里有热爱、有牵挂,就是最好的活法。

愿雍西老人一路走好,也愿韩红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带着母亲的期许,在她热爱的音乐和公益路上,活得热烈而自由。毕竟,真正的爱,从来都不止一种模样。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珠江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jiayidesign.cn/5248.html

(0)
珠江网的头像珠江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7日 下午1:00
下一篇 2025年4月17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女子谈恋爱,突然发现男友已婚,报警后居然被强制送进精神病院

    昨天晚上刷手机时,一条满是泪痕的视频突然闯入视线。画面里,天津大姐胡芳(化名)举着手臂上的淤青,声音哽咽:“谁能想到,谈个恋爱能被关进精神病院,就因为发现对象早有家室?”这条视频下的评论区炸开了锅,几千条留言像潮水般涌来,有人震惊,有人愤怒,有人后怕——原来,现实有时比电视剧更荒诞。 故事得从2022年秋天说起。在天津做小生意的胡芳,平时北京天津两头跑,想着…

    2025年4月8日
    800
  • 吃着中国饭,砸着中国锅,拥有700万粉丝的混血网红,恶行曝出

    最近,网上有个事儿闹得挺大,一个叫李美越的网红,本来粉丝七百多万,结果因为一场直播彻底凉了。这事儿说起来挺讽刺的,他之前靠着穿东北大花袄、拍“中国文化输出”的视频火遍全网,结果现在被央视直接打码,账号掉粉几十万,连网友都骂他是“吃饭砸锅”。 事情的导火索是李美越给美国网红“甲亢哥”当翻译。本来是个挺正常的文化交流活动,结果他翻译的时候各种“夹带私货”: 在理…

    2025年4月7日
    1300
  • 产品终极化形态关键指标:用户洞察(User Insight)

    互联网终极化形态必将是其对应企业的商业化形态,依托营销的方式销售其产品并获得盈利是互联网企存活下去的根本。而对于用户的深度解读是产品业务线开展的参考依据,用户洞察概念在互联网产品上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意义。

    2017年4月17日
    500
  • “浙江采茶女”视频突然爆火,采茶女的日常被曝光,网友:想不到

    今天在网上冲浪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的事儿,真的不吐不快。大家都知道,网络有时候就像个放大镜,能把一些平常被忽视的角落展现在大众眼前,这次“浙江采茶女”事件就是这样,撕开了生活残酷的一角,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些高高在上者的冷漠。 4月5日,一个关于浙江采茶女日常生活的视频突然爆火。视频里,采茶女们在宿舍里举办小活动,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2025年4月6日
    1000
  • 男子欲与女技师发生关系,被控强奸,辩护律师:涉黄!不是强奸

    据媒体2025年4月17日报道:日前,浙江乐清一桩有点争议的案子开庭了。说起来这事有点复杂,39岁的河南男子黄某某两年前在当地一家足浴店消费时,被女技师指控强奸未遂,如今站上了被告席。这事在网上闹得挺热闹,评论区炸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各有各的看法。 咱先把事情来龙去脉理清楚。根据检察院的起诉书,2023年12月9号晚上,黄某某在足浴店包厢里,女技师卢某某服…

    2025年4月18日
    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