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美国前总统拜登在卸任后的首次公开讲话中,以辛辣讽刺直指特朗普政府的社保政策,称"想见见那些300多岁仍在领取福利的人",引发舆论哗然。这场持续数月的"超高龄老人数据争议"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折射出美国两党围绕社会保障制度的激烈博弈。
拜登在演讲中提及,特朗普政府此前披露的社保数据显示,美国有超过200万人年龄逾百岁,其中200岁以上者达2000余人,甚至存在一名"360岁老人"。他揶揄道:"如果真有人能活到360岁,那会儿美国还是殖民地呢!"这番言论直指数据真实性存疑,暗示特朗普政府可能夸大社保欺诈以推动福利削减政策14。
这场争议始于2025年2月,社会保障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美150至159岁老人达134.5万,160至169岁者超12万,而"出生日期"早于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的个案亦被曝光。特朗普曾公开质疑:"我从没见过200岁以上的人,真存在的话我得崇拜他们!"但拜登团队认为,此举是为制造"福利滥用恐慌"而操纵数据。
社会保障局代理局长杜德克解释称,这些数据仅反映系统中未登记死亡日期的账户,并非实际领取福利者。然而民主党人指出,特朗普政府自2023年起多次试图压缩社保支出,此次数据泄露恰逢其推动《福利改革法案》关键期,质疑存在政治动机。
拜登特别强调社会保障对普通民众的重要性:"数千万美国人依靠这份承诺养老,但有人正试图用荒谬的数字摧毁它。"他援引自己在任期间推动的《银发保障计划》,称将联合民间机构彻查数据异常。分析人士指出,现年82岁的拜登与78岁的特朗普均属高龄政客,此次交锋不仅关乎政策,更暗含对彼此执政能力的影射。
特朗普团队迅速反击,指责拜登"忽视社保系统漏洞",其发言人援引马斯克旗下公司的数据分析称"异常账户涉及数十亿美元流失"。不过独立审计机构FactCheck指出,社保局每年因死亡未报导致的超额支付仅占总支出的0.04%,所谓"数百亿损失"缺乏实证。
这场争议背后是两党根本理念的分歧:共和党主张引入私营化改革以减少财政负担,民主党则坚持强化政府保障。拜登警告称,若特朗普连任可能彻底颠覆现行体系,"那些声称活到300岁的人或许不存在,但因此失去养老金的真实老人将数以百万计"。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在演讲中多次以幽默化解年龄质疑。当被问及是否考虑2028年再度参选时,他笑称:"等见到360岁老人后,或许我会请教长寿秘诀。"这被解读为对特朗普阵营攻击其健康状况的反击。白宫2024年体检报告曾显示,拜登虽步态僵硬但总体健康,而特朗普近期也被曝出多次混淆人名事件。
随着2026年中期选举临近,社保议题已成两党核心战场。最新民调显示,58%的选民认为特朗普政府数据存在夸大,但仍有42%的保守派支持者认同福利改革迫在眉睫。政治学者指出,这场"300岁老人之争"本质是信任危机——当官方数据遭遇普遍质疑,制度公信力正面临空前挑战。
截至发稿,白宫尚未回应拜登的质疑,但消息人士透露,司法部已着手调查数据泄露源头。这场横跨政策、数据与政治博弈的"超高龄罗生门",或将深刻影响美国社会对公平与效率的价值抉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珠江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jiayidesign.cn/5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