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云南女生发布在养猪场工作的视频引起不少网友关注。15日,记者联系到了视频中的主人公——来自云南楚雄市的98后姑娘吴女士。她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从乘务专业大学生到养猪场饲养员的转变历程。
△吴女士和她的猪。图/受访者提供
从不识公母猪到铲猪粪、磨猪食样样通
当事人:日常包括叫猪起床、给猪拉架
据吴女士介绍,她在大学时期的专业是高铁乘务。尽管家中一直从事肉猪饲养,也经营着肉铺,但她自己从未干过类似的工作。2020年毕业后,吴女士曾干过幼儿园老师、客服,也当过公司助理,还经历过“家里蹲”和“全职备考公务员”阶段。2022年末的一次偶然机会,她与养猪结缘:“当时家中肉铺需要帮忙,我就过去了,发现旺季时一天的工资甚至可以顶我之前一个月的收入,有时候一天就能赚到上千元。”吴女士坦言,这笔对她而言不小的收入让她开始关注饲养行业。“后来赶上家中养猪场的工人有事回家,我就到猪场帮忙,逐渐从兼职转向全职。”
不过,从小没接触过猪的吴女士表示,一开始她还是被自家的猪吓到不轻:“我感觉猪个头很大,我怕它们拱我、咬我,一开始只敢站在猪圈的过道里。”除了对猪的恐惧,学乘务专业的吴女士对动物饲养也是一窍不通:“从来没有接触过,最初连公猪母猪都分不清,最基本的挑选猪仔、观察猪的情况、打扫猪圈、配饲料、养殖场防疫等都需要从头学起。”
吴女士称,从2023年干到现在,她已经可以熟练地从事基本的饲养工作,而最难的心理障碍也在一次次的“赶鸭子上架”中逐渐克服。“在养猪场待得久了,还是得干活,也就慢慢克服了。比如有一次养猪场缺人,需要铲猪粪,我硬着头皮进去,发现猪虽然看起来很大,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我也没有被拱。”吴女士笑着说。
“因为我们是家庭农场,员工其实只有我、爸爸和男朋友,凡事都需要我们自己学、自己干。每天七点半开始工作,包括把猪叫起来观察它们的状态、打扫猪圈、喂饲料、消毒……”吴女士介绍自己一天的工作,用她的话来说,现在的工作属于“大活儿不多,碎活儿不少”。“一般来说工作时间还是很规律的,但需要随时关注猪的动态,听猪的叫声,有的猪甚至会在夜里打架,这时候就需要赶紧去拉架。我们工作中有一个日常动作就是巡栏,一天大概要巡五六次,目的就是防止猪之间打架、串圈,但仅靠这几次巡视是远远不够的。”
△吴女士在工作中。图/受访者提供
猪场生活很自由
想让云南本土猪走得更远
除了还算可观的收入,让吴女士“赖”在猪场的原因还有养猪场的环境。在吴女士看来,相较于自己从事过的其他工作,猪场的日子简单很多:“生活很自由,活儿干完就能休息,不需要处理复杂的人情世故,更不用每天盯着手机24小时待命回复‘收到’。”
“开始的时候,不少人很疑惑,觉得我的大学专业和养殖一点都不沾边。慢慢地,有人理解了,但还是有人难以接受。”吴女士提到,在她从事养猪事业的过程中,来自旁人的不理解始终存在。“最初我只是来帮父母打下手,他们觉得挺好,但后来当我提出不想离开时,父母也一时难以接受。”对于这一点,吴女士表示,她用行动逐渐得到了父母和身边人的支持,甚至把男朋友也拉到了猪场从事养殖工作。
“每年小猪进来,消毒完后,我们和专业化的养猪场一样,也不能出去,可能一个月到两个月才出去一次。”在吴女士看来,尽管养猪场的工作相对封闭,但她觉得乐在其中。“我有点社恐,猪场待久了身上会有一股臭臭的味道。”吴女士笑称。
谈到账号,吴女士表示,自己发视频的初衷是很多人好奇她到猪场后的生活:“他们觉得一个小姑娘来养猪很少见,我就发布日常生活,向他们展示我的每一天,也想通过这种方式记录我的成长。”从2024年开始发布视频,到逐渐被网友关注,一路上,也有网友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不过在吴女士眼中,这和刚开始从事养猪时难以被人理解一样,她不会太在乎旁人的看法,更多地是想做好自己。“有网友说我动作不像养猪的,也有网友觉得养猪这一行业都是叔叔阿姨在干,还有网友觉得视频中我穿得太干净……实际上,在现实中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也在从事相关工作。如今的现代化养猪相对来说干净了不少,我也想通过视频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而不是脏兮兮的样子。”
对于未来,吴女士认为自己从事养猪和当博主并不冲突。她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账号让更多人了解云南当地的生态猪,把云南猪肉推广出去。
潇湘晨报实习记者史继超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珠江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jiayidesign.cn/5018.html